“效率+溫度”答好民生服務卷
□ 本報記者 韋英奇 通訊員 白俊玲
“以前為職工辦理退休業務,得跑好幾個部門,現在來人社窗口就能一次性辦完,太方便了!”近日,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有限公司社保專管員馮先生,在人社綜合服務窗口為職工辦結退休業務后由衷感嘆,道出了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改革的真切便利。
2024年,國務院部署推進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工作,職工退休“一件事”便是重點改革事項。該改革整合企業職工養老金申領、醫保在職轉退休、公積金提取等與退休緊密相關的事項,依托部門協同機制,通過“一次受理、集成辦理”模式,推動人社、公安、住建、衛健、醫保等部門協同聯動,實現申請材料“一次提交、多次復用”。辦事單位和群眾只需提交《退休“一件事”申請表》及對應材料,即可辦理多部門業務,且通過數據共享,后續辦理醫保退休、公積金提取等事項時,無須再次提交退休證明。
據統計,我市職工退休“一件事”改革落地后,辦事效率大幅提升:辦理時間平均縮短近60%,群眾跑動次數從至少5次減至1次,真正實現了“數據多跑路,群眾少跑腿”。
截至今年8月,我市已成功辦理該業務46筆,占全區同類業務總量的11%,這份實打實的“成績單”,不僅彰顯了我市政務服務改革的“加速度”,更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了政策落地的“民生溫度”。
去年以來,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聚焦服務質效提升與群眾獲得感,以政策精準落地為根本、以數字化轉型為引擎、以服務模式創新為抓手,全力構建規范、便捷、高效、溫暖的人社服務體系。
在數字化轉型賽道上,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人社”一體化建設,加快數字化轉型,推進關聯事項“打包辦”、高頻事項“提速辦”、簡單事項“簡便辦”。目前已實現16個人社關聯事項“打包辦”;13個簡單事項“一分鐘輕松辦”;拓寬微信、APP、支付寶等線上渠道,推動更多業務全程網辦。今年以來,全市通過線上渠道辦理的人社業務已達28848件,上半年人社政務服務好評率更是高達99.9%,數字化服務的“便捷性”正轉化為群眾的“滿意度”。
在追求“高效”的同時,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也注重服務的“溫度”。不久前,一位阿姨滿臉焦急地來到位于市民中心的人社綜合服務窗口,聲音帶著無助:“同志,遼寧老家的社保說我沒做資格認證,養老金停發了,孩子幫我操作總不成功,能幫幫我嗎?”窗口工作人員見狀,立刻上前安撫阿姨的情緒,耐心引導她打開微信的電子社保卡功能,一步步協助她完成認證。不到一分鐘,認證成功的提示彈出,阿姨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,連連道謝:“太謝謝你們了,不然我還得折騰回遼寧跑一趟!”這樣的暖心場景,在人社綜合服務窗口已成常態。
“我從外地來防城港辦事,當時快要到下班時間了,多虧了‘延時服務’,讓我順利辦完勞動能力鑒定業務。”近日,剛在人社窗口辦完手續的謝先生,對工作人員表達了由衷的感謝。為解決群眾“上班沒時間辦、下班沒處辦”的難題,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落實“線上一網通,線下一窗通”改革要求,積極推行“延時服務”制度:只要當天還有辦事群眾在等待,窗口就會自動延長下班時間,無論多晚,都堅持為最后一名群眾辦好業務,堅決不讓群眾“白跑一趟”。這一舉措,不僅有效提升了群眾的辦事體驗,更彰顯了人社服務的溫度與擔當。
從“多部門跑”到“一窗辦”,從“線下辦”到“線上辦”,從“按點辦”到“延時辦”,如今的市人社政務服務,已實現從“能辦”到“好辦、易辦、快辦、暖心辦”的跨越式提升。數據背后,是群眾少跑腿、少填表、少等待的真切便利,傳遞的是人社部門以民為本的服務速度與民生溫度。